本网讯(通讯员崔娅鹃)2021年6月10日上午10:00,经济学院2021年第七次学术讲座会议在学院402会议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学术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勇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以“Skill Mismatch,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Dynamics”为主题进行了演讲。
王勇首先介绍了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新结构经济学研究联盟成立于2019年5月,设理事单位、意向单位与观察单位。林毅夫担任理事长,王勇担任秘书长。北大之外至今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了近20家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另有约30家机构正在积极筹建。与此同时,与北大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经济评论》等出机构有密切合作。
随后,王勇分别从三个角度理论视角、与JLW模型相关的学术进展、新结构经济学的政策建议的视角介绍新结构经济学。
王勇以近期开展的研究“Skill Mismatch,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and Industrial Dynamics”为例,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从新结构经济学入手探究经济问题。他提到现有的新结构经济学学术研究文献中通常假定劳动力市场是完美的,是有效市场;然而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通常存在各种摩擦和不完善。在带有摩擦的劳动力市场如何影响禀赋驱动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如何理解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中,劳动力市场的摩擦将带来怎样的宏观表现比如失业率、经济波动等等?这将是文章研究的重点。不同产业对于劳动力的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当劳动力从成熟的夕阳产业转移到新兴的朝阳产业时,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劳动力市场本身不够完善,更容易产生工人与企业之间的错配(mismatch);另一方面刚转移到朝阳产业的工人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从非熟练工人转换成熟练工人,降低技能错配的概率。在JLW模型中,引入劳动力市场的搜寻与匹配(search and match)过程,并假设所有刚从夕阳产业转移到朝阳产业的工人一开始都是新产业的非熟练工人,找到工作的概率较低,找到工作的非熟练工人经由在职的“干中学”将以泊松过程转变成该产业的熟练工人,而熟练工人找到工作的概率较高。随着人均资本(禀赋结构)的提高,当劳动力刚开始从夕阳产业转移到相对更加资本密集型的朝阳产业时,宏观失业率上升,随着朝阳产业慢慢扩张与成熟,宏观失业率开始下降,等到朝阳产业本身变成夕阳产业从而劳动力开始向更加资本密集型的新的朝阳产业转移时,均衡失业率又开始上升,周而复始。
总的来说,文章研究了具有资本强度异质的无限产业的一般均衡模型中的产业动态、总增长和总失业率的动态,并分析地描述了这些动态平衡。研究结论表明,总失业率表现出周期性运动,因为旧行业的高技能工人在新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技能低下,并遭受技能错配和低就业率的困扰,但他们可能会变得高通过在新行业的在职学习获得技能,他们的就业率提高。资本积累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取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变化过程不断,导致跨行业劳动力无休止地重新配置,尽管没有总体冲击,但总体失业率仍呈反复周期性。技能错配越严重,失业率越高,行业寿命越长。
我院钱雪松老师、王健老师、易鸣老师、杨进老师、叶巾祁老师等就文章内容及研究思路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同王勇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座同学们也积极参与了讨论分析,经过一番热烈的学术对话,参会的老师和同学都对新结构经济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