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七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5组)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1-06-10 15:44:18点击次数:

(通讯员:宋夏琴)第七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第5组论文研讨下半场于5月29号下午15:30顺利举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傲、江西农业大学的齐放、华中师范大学的戴成燕分别就其工作论文作了精彩汇报,华中科技大学周记顺老师和文旷宇老师为本次论文汇报进行点评。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李傲,他的论文题目是《家庭新增借贷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首先,他介绍了文章的问题提出、概念界定和描述性统计等内容,然后介绍了实证分析部分,他提出文章中存在着内生性问题,因此将借贷余额的变化作为因变量来分析。最后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增加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都可对家庭总消费支出产生正向的影响,但两类借贷对不同类型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第二,新增正规借贷对相对贫困家庭和非相对贫困家庭的不同类型消费支出有不同影响。第三,正规借贷增加对两类地区家庭总消费、基本生活型消费均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但对非相对贫困地区和相对贫困地区的影响有明细的差异。

报告完毕,文旷宇老师指出文章的内生性问题,因同时影响借贷和消费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作者再考虑一下。周记顺老师建议文章需要再加以规范。此外还需考虑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之间互补的关系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齐放,他的论文题目是《农民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首先,她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然后是对研究内容的介绍。文章依据江西省108个行政村1078份调查问卷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中的垃圾以及生活用水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问题。最后得出结论:村庄垃圾处理方式是影响农户对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年纯收入是农户对垃圾处理方式满意度和生活用水水质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性别也是影响农户对生活用水水质幸福感的因素之一。非农就业的农民可以促进垃圾分类。文章提出政府和环保组织等外源动力要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政策指引、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以提高农户对垃圾处理的认可程度,增加农户对生活基础设施的主观幸福感。

报考完毕,文旷宇老师建议齐放把论文模型写的更为规范一些,另外,还需检验一下六个核心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强相关性的问题,如果存在,会发生遗漏变量的问题。周记顺老师建议在文章回归中考虑一些异质性的分析,丰富文章的层次。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戴成燕,她的论文题目是《荣誉的力量: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能否激励地方强化企业减排?》。她从引言、政策背景与影响逻辑、研究设计和数据选取、实证结果分析、结论与政策启示五个方面展开进行介绍。文章使用1999-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以化学需氧量(COD)排放为例,从微观视角系统考察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在环境治理层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地方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能显著促进企业COD减排,彰显荣誉的力量。这一减排效应,尤其体现在国有、外资控股、大规模、污染密集型行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上。机制在于,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具有鲜明的政治激励特征,能引发政治强激励官员,通过强化企业源头防治、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引进高质量绿色企业等生产方式绿色化实现减排。

汇报完毕,文旷宇老师与戴成燕探讨了内生性处理的问题。周记顺老师提出文明城市不止包括环境文明,还包含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市民行为举止文明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需要将文明城市对污染减排的约束这一逻辑进行强化。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