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文艺瑾)2019年9月21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颁奖典礼”暨“新中国经济七十年与发展经济学发展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隆重举行。陈斌开、李三希、孙浦阳3位青年学者获得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青年学者奖。当日下午2点,陈斌开和李三希两位获奖者在经济学院报告厅进行了专题演讲,主持人为钱雪松教授。
首先进行演讲的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陈斌开教授,演讲题目为《结构失衡与中国发展》。陈教授向大家呈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典型事实,他将中国和世界中的其他主要国家从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三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这三个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体现在需求结构中内在需求不足,依赖外需;产业结构以工业化为主,服务业占比低;收入分配不均衡,政府和企业收入占比高,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可见,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严重,很容易受到国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冲击,金融危机就是一个例子。由此,陈教授提出问题,该如何调整这样一个依赖对外增长、产业结构扭曲和收入分配结构倾斜的多重失衡格局?以及在进行供给侧改革时,核心着力点应该在哪?
接下来,陈斌开教授依次从金融市场、土地、政府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经济多重失衡的原因。
第一、金融市场导致经济多重失衡。陈教授通过展示与陆铭合著的论文《迈向平衡的增长:利率管制、多重失衡与改革战略》说明,汇率管制是造成中国经济多重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包括内外需求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城市化与工业化失衡。具体来说,一是当前银行利率较低导致居民收入低,企业收入较高;二是由于居民收入低,消费下降;三是由于资本价格较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发展较快;四是资本将代替劳动力,就业率降低,阻碍人口城市化。
第二、土地和住房市场与经济多重失衡存在联系。陈教授与其他学者合著的《土地、住房市场与多重失衡》表明,房价升高,全要素生产率会下降,房地产利润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倒挂;住房价格上涨会提高居民储蓄率,而储蓄率越高,消费率越低,由此影响需求结构,也会加剧中国消费不平等。同时,陈教授指出影响住房价格的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要素的供需。
第三、地方政府不当激励是造成经济多重失衡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与多重失衡》一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热衷于基础设施投资,但是基建投资与居民消费反向变动,由于工业发展依赖于基建,故第二产业占比高,服务业占比低,而第二产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收入降低。
最后,陈斌开教授总结道,分析经济问题必须通过一般均衡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改革,如土地、金融、劳动力;二是产品市场改革,如住房、医疗、教育;三是纠正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
随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李三希教授进行了题为《信息时代下的信息经济学》的演讲。首先,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接着,他阐述了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核心是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完全与经济发展模式之争,如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Hayek对不同经济体制信息利用有效性的讨论;二是交易匹配中的信息摩擦与经济效率,如Stigler提出价格搜寻,一价定律由此失效,Diamond、Morrensen、Pissarides提出搜寻理论,即分散形式的匹配理论等,三是信息不对称与微观经济效率,如Mirrelees and Vickrey提出的信息不对称下最优税收机制设计以及Holmstrom and Hart设计的信息不对称下的契约理论等。
接下来,李三希教授对信息经济与信息经济学的关系进行了充分讲解。他指出,已有的信息经济学与现在人们所说的信息经济和新经济并无直接关联,而在已有的理论中,对新的信息技术讨论是缺失的,至少是不充分的。他还认为,在新的信息技术下,传统的信息经济学不需要原则性的改动,但是需要调整以涵盖新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特征。对此,李教授通过列举信息技术与搜寻摩擦、金融科技与信息不对称的例子进行了详细说明。
此外,李教授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信息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或许能够借鉴信息经济学理论。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争,如何解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团队道德风险问题,现代产权制度改革中怎样丰富和发展科斯理论,国有企业改革如何解决企业内部激励问题,财政分权问题中到底应该分权还是集权,官员晋升机制存在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问题等。
最后,李三希教授指出未来的发展靠技术改革,以及靠技术改革推动的制度改革。当前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在中国已取得飞跃式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动能转换、消费升级的核心动力。由数字技术驱动的新经济与新模式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值得研究者关注,新的信息技术会推动怎样的制度变动,同样值得研究者深思。同时,李三希教授也指出信息技术对于解决经济中的信息问题还存在局限,他在演讲的最后以狄更斯的《双城记》作结。
本次专题演讲精彩生动,内容丰富详实,现场气氛热烈。最后,在场师生再次对两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和感谢,专题演讲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