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六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三)第3组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9-06-10 10:15:24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文艺瑾)第六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三)第3组论文研讨于6月1号下午16:15-17:45在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319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袁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何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黄印分别就其工作论文作了精彩汇报,论文点评嘉宾为华中科技大学叶巾祁老师和杜立老师。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袁畅,他的论文题目为《“有为政府”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地方政府治理视角》。首先,他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进行了介绍,然后他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制度信任和财政支出四个方面对政府的减贫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在实证分析部分,文中采用单维和多维的贫困率指标衡量减贫效应,通过熵值法建立政府治理指标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地方政府治理的减贫效应,并且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贫困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使用政府治理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政府治理具有减贫效应并且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完善制度法律,二是深化结构改革,三是加大反腐力度,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报告完毕后,杜立老师首先指出文章中地方政府治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合理,其次,他建议文章研究一个地区而不是全国的政府治理效果。叶巾祁老师则对文章中恩格尔系数的变动这一指标是否能够衡量减贫效应提出疑问。

第二位报告人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何全,他的论文题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系统特征及演变研究》。首先,他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研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其研究方法——复杂网络进行了详细讲解。文章主要构建有向加权复杂网络模型,以沿线区域内的52个国家为节点,国家间的投资关系为边的相互间的投资流量为边的权重,通过整理对应数据,分别建立关系邻接矩阵和权重邻接矩阵,测度指标包括三方面,分别为结构特征、行为特征和系统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一带一路”沿线区域FDI系统第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从地理空间结构上看,中东欧地区的投资联系最为密集,从拓扑结构上看,中东欧国家和一些地区性大国是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一带一路”区域内部主要分为两大投资阵营,即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中国处于宗教中立国;第三,流量结构上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FDI流量资源分布不均衡,“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情况有所改善;第四,节点度数小的国家大多会选择与本国邻近的国家作为对外投资目的地,而节点度数大的国家与邻近和非邻近国家均会建立投资联系;第五,“一带一路”FDI系统网络正在经历松散向紧密、国家投资分化向国家投资集团化演变的过程。

报告完毕后,叶巾祁老师提出建议,继续追踪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复杂投资系统以及哪些因素会影响“一带一路”外商直接投资系统网络特征的形成。杜立老师认为文章的研究方法较为前沿,用一种非常方法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但同时指出其经济学含义还不够。

第三位报告人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黄印,他的论文题目为《城市网路外部性、集聚经济与城市经济增长》。首先,他通过介绍《社会与经济》这本书以及总结相关文献提出问题,即城市网路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城市网络外部性与集聚经济效应的关系与异同。接着,文章通过复杂网络方法识别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网路外部性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加入集聚经济后的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包括:第一,中国地级市市辖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并且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第二,城市网络中不同地位城市受到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第三,中国地级市市辖区层面的集聚经济效应由MAR外部性因素推动且主要作用于城市内部;第四,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仍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文章最后提出两点政策启示,一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或空间规划方案需重视城市网络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二是加强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联通,更大程度发挥中心城市规模借用和城市体系的网络外部性效应。

报告完毕后,杜立老师首先对该篇文章选题意义给予肯定,建议运用面板数据进一步探讨演变的城市网络的外部性及其的经济效应。随后,叶巾祁老师就城市网络是如何形成的与黄印进行了交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