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八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分论坛5.2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11-07 16:08:10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翁丽影)11月4日上午,由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CTRG)主办、我院开放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分论坛5.2在经济学院105教室进行。本分论坛由来自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樊海潮副教授主持。

首先,来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占超群博士报告了题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的工作论文。占超群谈到,以往文献研究FDI,更多关注FDI对生产率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质量升级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研究的是FDI的进入对相关行业本土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由于内生性的问题,占超群采用了2002年有关FDI的政策的改变来做工具变量,并基于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的匹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FDI的进入,使得生产高质量产品的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进行竞争,本土企业会退出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从生产高质量产品转向生产低质量产品,进而降低了本土企业产品的平均质量。

在讨论中,有听众提出,关于FDI的政策的调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或多或少有相关政策的改变,用2002年的政策改变来做工具变量是否合适。占超群回应称,2002年的政策变化是一个更全更大的变化,这个政策变化对FDI有更大的影响。有听众认为,一般出口产品的质量较高,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研究不能排除本土企业由于和外资企业的竞争,转向面对国内市场,进而带来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机制。有听众认为,产品质量只能在同种产品之间进行比较,不同的产品不能比较其质量。占超群回应称,在研究中采用了平均质量的概念,比如减少了生产高于平均质量的产品,就会带来平均质量的下降。

接着,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高新月就“Antidumping Filings and Product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作了报告。高新月谈到,反倾销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贸易保护政策。从全球来看,我国并不是经常使用反倾销政策的国家,但却是是经常遭到反倾销针对的国家。高新月试图从产品质量的角度来解释为何我国遭到如此之多的反倾销针对。一个事实是,我国遭到反倾销针对的产品质量确实低于全球遭到反倾销针对的产品的平均质量。因而产品质量较低是我国遭到反倾销针对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提高质量的边际成本较高,企业会选择不提高质量,生产大量的低质量产品,因而更容易遭到反倾销针对。如果企业产品质量的声誉较低,企业提高质量的努力不会带来产品市场份额的提高,企业会选择继续生产低质量产品,更容易遭到反倾销针对。

在讨论中,听众提出,实施反倾销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的进入对目的国相关产业或企业造成了损害,因此建议控制遭到反倾销针对的产品在目的国的市场份额。如果市场份额很低,就算产品质量很低,也不会被针对。高新月回应称,在研究中有控制衡量竞争的相关变量,会尝试控制市场份额来比较结果有无差异。有听众提出,实证采用的样本区间是1985-2015年,而在2000年后我国遭到的反倾销针对变多,建议以2000年为分界线进行前后对比。听众认为,实证汇报的表格中回归系数被人为乘以了100,而括号内的标准误却是原始的标准误,建议要汇报与之对应的标准误。

最后,来自南京大学商学院的孟宁博士作了题为“Antidumping and Heterogeneous Quality Adjust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Exporters”的报告。孟宁介绍到,高新月的研究认为是由于产品质量较低导致了我国容易遭到反倾销针对,而她的研究更加关注的是遭到反倾销针对之后企业生产行为的调整。孟宁利用跨目的地市场的贸易政策变化中的产品级的相关性来识别政策变化如何影响了企业的质量升级。研究发现,为应对反倾销针对的冲击,我国企业更有可能提高目标市场目标产品的出口质量并降低质量调整价格;遭到反倾销针对的企业往往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能提升产品质量和降低价格;生存下来的企业的销售会在产品之间重新分配,并且偏向于销售在特定市场具有更高质量或更接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那些产品。

在讨论中,有听众提出,在实证选择的样本时期内,可能会存在多个国家都对我国实行反倾销政策。孟宁回应称,研究中有剔除这部分观测值。听众认为,实证选择的企业样本是在遭到反倾销针对之前已经存在并且在遭到反倾销针对之后仍然存活的企业,这种企业一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会存在样本选择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