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项君怡)2018年11月4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分论坛5.1在经济学院106会议室举行。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助理教授纪珽、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孙好雨、浙江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周默涵分别从“Quantifying the ‘Pollution Haven’: an Existing Effect but an Unsupported Hypothesis”、“The Learning Effect of Chinese Firm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omestic) Corruption and Exporting: Theory and Evidence”等方面作了精彩的论文汇报。本次论坛主持人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李志远副教授。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纪珽博士,他此次汇报的论文题目是《Quantifying the ‘Pollution Haven’: an Existing Effect but an Unsupported Hypothesis》。文章建立了一个成熟的以污染为副产品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作者以贸易和环境文献的标准参数来规范它,这些标准参数是根据实际数据本身估算出来的。文章的定量评价基于提供的模型表明,可见污染避风港效应是存在的。进一步,文章结论不支持污染避难所假说,因为环境政策紧缩,行列式的污染和减排相对于其他传统比较优势更软弱,并且没有从根本上决定国际分工。然而,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导致更多的全球总体污染,正如PHH预测的那样,但这不是严格化环境政策的结果,而是由于其他比较优势力量导致的跨国界生产的重新组织。
第二个报告人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孙好雨,她此次参加年会的论文题目是《The Learning Effect of Chinese Firm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文章采用PSM-DID方法利用2004年到2013年涵盖28000多个中国生产和生产相关服务对外直接投资案例的大型企业级数据集,研究发现虽然中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他们的生产率有积极的学习效应,但是出口可以削弱效果,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会有所不同。投资学习效应对生产性相关服务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横向投资的影响最为显著但对垂直对外直接投资不显著。进一步,出口学习和投资学习之间存在着替代性。般而言,替代效应越大,企业出口价值越大。然而,对于具有双重水平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企业来说,存在完全的可替代性和替代效应,并且独立于公司的出口价值。文章的结果是直观的,并且对于理解不同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和发达国家的影响是有用的。
第三个报告人是来自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周默涵,他此次汇报的论文题目是《(Domestic) Corruption and Exporting: Theory and Evidence》。文章利用世界银行2006-2016年141个国家公司层面关于国内销售、出口、腐败和其他制度变量进行研究。他指出,腐败是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作者研究腐败与企业出口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在本国有一些政府官员,如果公司在国内市场销售产品,他们可能会干涉商业活动。然而,这些官员对出口商的伤害较小,企业可以通过中介间接出口,也可以与外国进口商的商业代表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