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动态

【社会实践】让旅游业发展助力传统农业转型之东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6-07-09 17:05:37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赵丽)7月6日至7日,华中大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1001团队前往江西省赣州市进行“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融合机制”的有关调研。

提到江西省赣州市,你可能会想起享誉国内外的赣南脐橙,亦或者是赣南客家文化。熟不知,赣州市更有值得借鉴的现代农业及旅游业发展模式。

7月6日,实践队首先走访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葡萄产业扶贫基地,调研传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形式之一的采摘农业发展情况。正值7月瓜果飘香时节,采摘园里一片繁忙。歇下来的名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实践队介绍了采摘园发展情况:创办2年已久的基地依托基础设施的完善及背靠热门旅游景点的优势,发展逐见起色。同时,公司依靠独特的种植技术保证葡萄饱满且甜美,游客也因此络绎不绝。然而,公司发展也有诸多难处。合伙人少,公司规模小,达不到政府的补贴标准,一旦有霜冻、水涝、鸟害等灾害,采摘园只能自负盈亏,经营压力巨大,有时甚至得“牺牲”家庭,顾不了孩子。即便采摘业利润可能更高,年轻人仍不愿回乡从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公司只能雇佣赋闲在家带孩子的中老年人当帮手,青年劳动力短缺。并且,葡萄大丰收后,未采摘完的只能拿去水果市场贱卖。即便客户对纯天然葡萄酒佳酿有需求,深加工技术也十分缺乏,想要依托旅游观光发展采摘农业的道路仍充满挑战。

但是,邻近的华林村君好农业杨仙岭花果园却情况迥然。该基地创办2年来,通过微博宣传及微信推送打响了名声,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品种愈加繁多。火龙果、无花果、百香果为主要种植品种,辅之以甜瓜、蔬菜等。除此以外,果园还养殖家禽,以期未来开展农家乐一条龙服务。据负责人介绍,分布各处的9大基地已经实现自动化滴灌管理,每个基地只需一位专业负责人便可实现日常管理,经营成本也得以削减。规模的扩大,宣传的加大,技术的改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使君好农业不仅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补贴支持,更增强了抵御风险的生存力。

虽然采摘农业门槛相对而言较低,但是想要经营好,宣传、技术、人才、管理、规模等因素,每一个都难以割舍。

翌日,实践队兵分两路前往赣州市农业与旅游大县宁都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宁都县特色小镇小布镇了解政府对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融合的扶持及特色村镇如何创新发展的情况。

在旅游局,业务股股长湛连兰女士介绍了宁都县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宁都县位于赣州北大门,素有“文乡诗国”“红色故土““客家摇篮”“赣南粮仓”之称。近年来旅游局对旅游扶持帮助的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始由每年4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每年1000万元。数据显示,当地旅游人数、经济效益增幅较大,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著。但她也表示,旅游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交通方面没有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连接不便,区域位置差。加上宁都至今仍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薄弱,支持旅游开发、保护的资金非常有限,这与有众多高品位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全国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形势极不相称。由此可见,在传统农业根深蒂固之地,旅游业的发展不无烦忧。

同时,实践另一分队则前往距宁都县达60公里的边远乡镇小布镇调研。2010年前小布还是宁都的贫困乡镇,没什么产业,农民的收入仅靠简单的耕种及农副产品,年人均收入低,贫困人口较多。然而2010年后,通过积极开拓旅游业务,当地农民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前,居民以耕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收入单薄;之后,旅游业带动白莲、小布岩茶等土特产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收入也显著增加。201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7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通知》,将小布镇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并给予100万元的旅游扶贫资金。如今,大力挖掘当地红色、绿色及古色旅游资源的小布镇已成为宁都县不容忽视的旅游名片之一。

小布镇由贫困乡镇向“全国十大旅游休闲小镇”转变靠勤劳的居民,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政府扶持。从小布镇政府处实践队了解到政府为小布发展所做的巨大努力。鼓励扩大小布岩茶、白莲等种植规模并给予补贴;鼓励居民经商;推进“公司+农户+基地”形式经营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小布道路、住房、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等,政府在旅游发展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带头作用。

在忙碌的走访调研中,实践队切身感受到了仅仅依靠单一传统农业种植的落后,也看到了不甘贫穷的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不懈探索。他们勇于抓住大众旅游的潮流,开动智慧的头脑,发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依托政府扶持,逐步改善了经济状况,提高了生活幸福感,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

实践的道路远不止于此,后期,1001团队还将继续探索“旅游业与传统农业融合机制”如何改变农村经济,去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让实践调研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一股力量。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