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郑冯忆)2020年4月17日下午15点,经济学院2020年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四)在Zoom云视频会议系统上召开。来自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的郑冯忆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要素配置与生产率增长》的报告,经济学院张建华教授、部分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新常态”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已逐渐由投资、消费与出口的需求侧管理转向供给侧改革,即由依赖要素投入转向为依靠生产率提升。推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途径为技术进步的提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后者则衡量源于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所带来的部门间要素再配置对总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即“结构红利假说”。伴随全球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深度调整,中国生产率增速也出现徘徊的局面。那么当下要素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新状态是否也可能是因素之一呢?或者说中国现阶段要素跨部门转移是否不利于生产率的发展?倘若要素转移对生产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又是何种原因?这些都亟须研究给出明确解答。
国外大量文献考察和证实了产业间劳动力配置结构对于印度、巴西的生产率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作用。对于中国,也有学者指出过去30多年来中国劳动力在部门间的加速流动(特别是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转移)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一项重要来源。然而Baumol指出劳动力可能会从生产率较高且增长较快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较低且停滞不前的部门,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生产率增长率的下降。基于在非洲、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地区的研究都发现了“结构负利”现象。部分国内学者基于三次产业的研究逐步发现“结构红利”对于中国而言并不显著,基于单产业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较为有限,如制造业内部、高技术产业内部、工业内部等。
文章基于“偏离份额法”,对中国2004年—2017年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进行分解,研究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速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技术进步效应是其核心驱动力,劳动力配置呈现“结构红利”,但自2013年开始迅速下降。资本生产率增速逐渐上升,第二、三产业技术进步效应是主力军,资本配置呈现较低的“结构红利”效应。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缓慢上升,第二、三产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是决定因素,总结构效应表现为明显的“结构红利”,但至2016年下降为负值。要素配置效应下降均是由于大量要素从高要素边际产出效率的第二产业流入较低要素边际产出效率的第三产业。
报告结束后,在场教师及学生就文章理论部分的完善、文章方法的改进等展开了丰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