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六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第2组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9-06-05 17:00:06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杨正坤)2019年6月1日(星期六),下午14:30至16:00,第六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在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402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姚建、成林、苏钟萍分别作了题目为《住房财富与劳动参与率决策: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居民总消费—基于城乡居民不同微观消费决策模型的讨论》的论文汇报。经济学院部分老师,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参加论坛。此次平行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讲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方晶与华中科技大学讲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博士何川主持。

第一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姚建,他做了题目为《住房财富与劳动参与决策:基于CFPS数据的分析》的报告,文章在理论分析住房财富对劳动参与决策影响的基础上,采用CFPS2010、2012、2014、2016四期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家庭住房财富对个体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家庭住房财富对个体劳动参与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具体来讲,住房财富每增加10%,个体劳动参与提高0.02~0.06个百分点。为了克服内生性问题,文章利用居住在同一个村/居的平均住房财富价值作为家庭住房财富的工具变量,采用IV、Probit和2SLS分别进行估计,仍然得到了稳健的结果。文章还进一步检验了家庭住房财富影响个体劳动参与决策的机制。结果表明,住房财富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成本效应和信心效应等渠道影响个体劳动参与决策。

第二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南京财经大学的赵成林,他做了题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的经验证据》的文论报告。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并存的现实困境。因此文章以中国式分权制度为背景,试图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这一崭新视角来研究这种现实困境。研究通过搜集2003-2013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数据,以省份地级市个数为工具变量,检验了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1)经济增长目标“层层加码”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加码幅度越大,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也越大; (2)带有“确保”、“以上”等硬约束特征用语的经济增长目标完成得越好,造成的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3)以经济增长目标实际完成额和预期目标之差表示的保增长压力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4)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5)以2008年为分界, 2008年之后保增长压力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作用更加明显; (6)中间机制检验表明,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会通过提高资本密集型工业比重、扩大对外开放、扭曲财政支出结构和推动土地财政等途径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并且这些中间机制具有时间异质性。以上研究结论可以为缓解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三位进行报告的是来自西南大学的苏钟萍,她做了题为《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居民总消费—基于城乡居民不同微观消费决策模型的讨论》的论文汇报。文章认为城乡收入差距是探究中国消费低迷的重要理论视角,而现有研究在理论与经验分析中均有明显不足,导致得出不完全的理论假说和有偏误的估计结果。同时文章在假定城乡居民具有不同的微观消费决策模型的基础上,讨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对居民总消费的影响,并采用 2005-2017年省域面板数据加以验证。文章的研究发现:(1)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总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城乡居民消费的收入弹性比值和当期城乡收入差距程度。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经验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降低居民总消费,以及城镇居民消费弹性大于农村居民的结论,两个结论具有理论逻辑的一致性。(2)城镇化提高居民总消费,同时降低农村居民消费占比。但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仍然有2.45%的优化空间。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的交互效应对居民总消费的制约作用更大。(3)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弹性不同,支撑了城乡居民具有不同的微观消费决策模型的假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