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八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分论坛6.1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11-07 16:13:35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魏金宝)2018年11月4日上午,第八届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会年会分论坛6.1的学术报告在经济学院106教室成功举行,本场论坛邀请到的是来自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的马诗卉和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邓建鹏两位老师作报告,论坛由日本神户大学的赵来勋老师主持。

马诗卉老师报告的题目是“A Simple Model of Trade and Educational Choice”。马老师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中空效应”,即中间阶层流失,而高层和低层的职业增加的现象,现有文献讨论了全球化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在机制上没有很好的解释。他们的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垄断竞争的模型,假设异质性的个体、教育和职业选择,得到了三个结果:在均衡状态下,教育获得是随着个体能力上升而提高的;贸易自由化会使得双方国家的中间阶层都缩小;在职业选择中,贸易和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互补性。目前相关研究文献大多是关于模型的,实证研究较少。文章从一个封闭经济体的简单模型开始,假设异质性个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本不同,采用CES函数,在劳动力市场出清和国家预算约束的条件下,求解一个最大化问题,最后得到如果教育成本下降,则均衡工资和总收入会上升,能力临界值会上升,更多人受教育。文章还比较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基于这个基本模型,将其拓展为对称的开放性经济体,出口厂商有两方面成本,固定成本和每单位成本如运输成本和关税等,最后求解模型得到两个能力的临界值,贸易自由化会提高低临界值降低高临界值,从而缩小中间阶层。对于非对称的开放经济体模型,假设两国的教育成本是不同的,最后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如果母国的教育成本相对降低,中间阶层会扩大,而“中空效应”则会发生在外国。

邓建鹏老师报告的题目是“Processing Trade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vidence from Chinese Firms”。邓老师首先以富士康生产iPhone手机为例,明确了加工贸易政策的定义,即企业可以对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进口投入申请进口关税豁免。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加工贸易的政策,从而提出问题,加工贸易的福利含义是什么,对主国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影响。邓老师展示了通过普通出口进入的企业和通过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数量和市场规模的关系,然后列举了中国出口到七大国家的企业数量以及销售分布。邓老师构建了CES偏好的家庭效用函数、投入为劳动力和中间品的企业生产函数,分别分析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情形,最后通过一般均衡量化模型,得出结论:如果中国不采用加工贸易免税的政策,中国的实际工资会下降;美国、英国、德国等因为产品减少价格上升,实际工资会下降;越南、印度、土耳其等因为出口更多,实际工资会上升。

整场报告气氛热烈,与会的各位老师同学就报告的相关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既有关于理论模型的,也有关于技术细节的,同学们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的研究很有帮助。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