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二届中国开放与发展研究论坛——开放与发展研究前沿(四):Identifying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of Multinational Firms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25 14:47:54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魏金宝)2018年5月20日上午,在经济学院106教室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开放与发展研究论坛的第四场研讨,来自南洋理工大学的陈晓平博士做了题为“Identifying the Knowledge Diffusion of Multinational Firms”的精彩学术报告。与会嘉宾、我院部分教师以及研究生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晓平博士首先介绍了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有文献已经发现了跨国公司对地方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有显著影响,那么其对当地企业的创新是否也有显著影响,以及如何识别这种知识扩散就是文章要研究的问题。对于如何识别知识扩散,陈晓平给出了两种方法,一是跨国公司进入的外生冲击,二是技术溢出与产品市场竞争。

陈晓平博士接下来介绍了在他的这篇论文中,调查研究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中国的来自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的知识扩散,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进入这个外生冲击是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创新,例如专利申请。进一步地,他们还分离了技术溢出影响和产品市场竞争影响。

陈晓平的论文中使用了1998-2007年ASIF和NBS中关于企业的数据,以及SIPO中关于企业专利申请的数据,注意到在2002年中国对FDI有一个重要的撤销管制规定,所以将产品分为被支持的、被允许的、受限制的、被禁止的四类,通过分析1997-2002年FDI监管的变化,又可以将企业分为支持鼓励的、不受鼓励的、没有变化的、混合的四种类型。陈晓平接着介绍了他们扩展了Bloom(2013)论文中关于技术贴近度与产品市场贴近度的测量模型,运用回归分析得到了识别策略模型,同时,他也指出了识别过程存在的威胁,一是非随机的处理时间,二是处理组的非随机选择。然后陈晓平展示了结果图形,直观上看到2002年后放松对FDI的管制创新有明显提升。接下来,通过剔除出口公司、加工贸易商进行回归,以及将创新分为发明、实用、设计三类分别回归,发现模型有很好的稳健性。最后,文章还测量了调整的FDI技术贴近度和产品市场贴近度,得到了溢出和竞争影响以及异质效应的结果。

陈晓平博士最后总结说,通过运用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的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创新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当产业技术更相似的时候存在着负的溢出效应,产品市场竞争效应不显著。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表示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更加深入理解了中国跨国公司对知识技术扩散的影响,受益匪浅。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