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报告(五):政府支持、制度变革与学术期刊进步——来自中国“名刊工程”的经验证据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19 11:38:32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林源榕)5月12日上午,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张培刚优秀博士硕士论文奖”颁奖典礼主题讲座(五)在经济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副教授汇报了其工作论文《政府支持、制度变革与学术期刊进步:来自中国“名刊工程”的经验证据》。

刘瑞明首先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动机,尽管中国的学术水平不断进步,但中国的学术期刊普遍质量不高,缺乏科学界的认同感和影响力。尤其是本应作为科研主要交流阵地的高校学报,在中国的学术声誉却逐年下降,被学者和学术评价机构边缘化,甚至成为学术垃圾场。究其根源,则是因为计划、迟滞、僵死、落后的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实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简称“名刊工程”),旨在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和学报内部改革,培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科学报。这篇论文试图首次采用810本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报2004-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评价“名刊工程”对高校学报学术质量提升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名刊工程”和推动中国学术期刊质量提升提供政策指引。

接着,刘瑞明就中国高校运行管理体制影响高校学报期刊发展和学术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一是高校学报作为高校直附属单位,物质条件依赖于高校,办刊经费受限;二是高校学报的主编和编委大多由高校教师兼任,具体编辑任务一般由专职编辑人员执行,编辑队伍缺乏必要的晋升机制、退出机制和流动性。在高校经费制度和人力制度双重限制下,学报的编辑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在这样的体制背景下,中国高校学报发展逐渐形成了稿件质量低、学术声誉差、关系稿人情稿比例高、收取高额版面费的“低水平恶性循环陷阱”,而“名刊工程”可以看做是打破这一陷阱的“临界最小努力”。“名刊工程”从加大办刊经费资助、激励人事制度变革、严格定期考核退出机制等三个方面来推动高校办刊体系的制度变革,改善办刊条件,并与配套制度改革一起,打破原有的“低水平均衡陷阱”,推动学报走上良性发展路径。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刘瑞明提出假设命题:“名刊工程”的政策实施有利于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并在下面的实证部分论证这一命题。

刘瑞明介绍,文章使用中国2004-2014年间810本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和综合类学报的面板数据,主要变量包括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名刊工程、总发文量、期刊年龄、高校年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高水平论文发表比例和人均科技经费等。文章在识别“名刊工程”对学报质量政策效应的过程中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设计,在基准回归的基础上设计了动态效应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异质性检验、反事实检验、逆向因果检验等一系列检验,还检验了排除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等其他政策后的净效应,排除随机性影响后的净效应,剔除综合类学报或非高校学院学报后的子样本效应,和仅保留211高校样本的子样本效应,以及通过剔除211高校从未入选学报来排除“名刊工程”的政策外溢效应。最后,通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和CSSCI收录两大指标,进一步完成“名刊工程”影响学报质量的机制识别。

研究发现,“名刊工程”会显著提高入选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并且,这一作用即使在政府经费支持结束后仍会随着实施年份的增加不断强化,“名刊工程”对入选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具有长期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识别表明,“名刊工程”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传播效应和质量提升效应,能通过提高入选学报的CSSCI收录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等途径推动高校学报学术质量提升。这一外部政策支持使得高校学报有条件走出依赖高校的发展“低水平恶性循环陷阱”,实现办刊机制创新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起到了摆脱“低水平恶性循环”的“最小临界努力”的作用。

刘瑞明指出,这篇论文最重要的政策启示在于,论证了“名刊工程”是一种典型的“小投入、大回报”的政策,即使在既有高校体制下,通过微弱的政策支持来实现制度变革,也能够推动学报办刊质量的大幅提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进一步的外部政策支持和内部制度变革,高校学报能够逐渐实现转型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的学术期刊质量提升和学术进步。

刘瑞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转型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近年来以独立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发表了30多篇文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得“教育部第七届中国高校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第六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首届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奖”、“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等多项学术荣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