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二)——分会场二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18-05-19 11:22:42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陈亚会)第五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分会场平行论坛(二)第2组于5月12日下午16:15-17:45在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会议室405举行,本次讨论由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徐珺主持,来自《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的姚鹏嘉宾和华中科技大学经济系的叶巾祁老师进行点评。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

首先进行报告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徐珺,其论文题目是《市场化进程、制度质量与有条件的“资源诅咒”—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检验》。文章基于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和对经验事实的统计观察,指出自然资源诅咒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有荷兰病效、挤出人力资本以及教育投入的不足、资金误配效应、制度弱化效应四种,并主要从制度弱化效应得角度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条件的资源诅咒假说。利用1998-2014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资源诅咒”在中国省级层面上不存在的同时,从制度质量中市场化进程的多个角度考察了制度质量对“资源诅咒”的门槛效应,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对“资源诅咒”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对“资源诅咒”存在着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改善资源依赖对经济的不利影响;2)随着制度质量的提升,资源依赖度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上升。

姚鹏老师指出该文章总体比较完整,但有几点需要注意:1)文章的新意不够,创新点不明确;2)文章就如何引出制度效应理论不够完善,还需要更为清晰的展示;3)文章的假说提出过于随意,缺乏一定的理论框架进行支撑;4)在细节上,文章提出的资源诅咒与地区经济GDP之间是否存在内生性并未提到,而且文章并没有稳健性检验。叶巾祁老师建议作者考虑加入与之前文献研究的对比,并且对门槛指标的内生性给出理论上的解释,而不是简单用计量方法去解释;她还指出文章可以尝试选用实际GDP来进行质变测度,并且建议文章研究还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并以美国石油行业为例给出相关建议。最后部分同学对于文章门槛值变量的选择以及二级门槛值得设定等提出疑问,均得到汇报人得详细解答。

第二位论文报告人是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陈攀,其论文题目是《老龄化、劳动供给与现收付制养老金》。该文章先是放松前人关于外生生育率与外生老年劳动供给的假定,然后以OECD国家平均水作为参数校准目标,借助动态一般均衡框架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现收付制养老金的影响。由于生育率内,造成人口龄化问题外条件只有预期寿命延长。在内生化生育率与内生化老年劳动供给的模型中,文章发现由预期寿命延长导致的老龄化会使养金先增加后降低。先增加是因为长寿促使老年老动力提供更多劳动,个体工资收入也相应增加,对养老系而言结果是养老金给付时段变短,养老金收入增加,二者均能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并超过了由于生育率下降和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负效应;后下降则是因为生育率降低和老年人口增加二者同时带来的负效应超过了老年劳动力供给增加带来的正效应。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存在代际生产率差异的情形,在另外引入代际生产率差异的模型中,本文发现养老金竟会随预期寿命增加而单调增加。潜在的原因是老年劳动力“数量”和“质量”都因长寿而获得提升 ,二者强化了养老金与预期寿命的正向关系,使的正效应一直占据主导。该文还指出虽以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 ,但其背后的经济逻辑适用于任一经济体,且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的养老体系改革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叶巾祁老师认为该文章故事过于宏大,包括老龄化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到劳动供给再到养老金的框架搭建更大,文章相对有点散,需要更加清晰地将主线梳理出来,还在引用文献以及参考模型上提出一些小建议。姚鹏老师指出该文章工作量很多,但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建议更为细致地梳理老龄化对养老金二者关系即可;还提到在数据使用上,可以尝试中国数据,可为中国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在场一些同学针对文章内生性设定、模型设定中的非利他模型以及是否包含人力资本等因素发问,并提出异质性生产率差异的疑问,汇报人与叶老师均进行相关解答。

第三位论文报告人是南京财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锐,其论文题目是《金融知识对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文章运用清华大学2012年“中国消费金融现状及投资者教育调查”数据,结合基于工具变量的Heckman两阶段模型,识别了我国城镇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及其占收入比重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了金融知识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变化规律,有效解决了由于遗漏变量、双向因果和样本选择性等原因导致的内生性估计偏误。文章的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城镇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重均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随着市场化力量和非市场化力量的提升均会显著提高。进一步来看,金融知识通过促进家庭制定理财规划、提高家庭把握投资机会的能力以及增加家庭投资组合多样性来发挥作用。并依据该结论,同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金融知识教育的若干政策建议。

叶巾祁老师针对该文章中使用了1年数据的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提出疑问,认为期工具变量的选择不够准确,建议查找更多数据来验证之前的趋势是否会影响后期的走势;还对文中金融财产包含的种类质疑,比如里面涉及的房地产资产与居民的金融知识可能并无太大关系,反而收到市场或者时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文章在设定时要更多考虑中国的实际。姚鹏老师非常同意叶老师的观点,提到该文章的综述部分叙述不够清晰,机制框架不够完善,还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指出文章放在最后提出的金融知识影响的变化规律有点突兀,应该进行适当调整。梁榜同学就金融知识与财产性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提出疑问,在场同学还就文章使用的计量模型以及数据的选用进行了探讨,并给出相关建议。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