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康瑾)4月26日上午,经济学院2018年第十七次学术讲座——金融理论与实践(二)在经济学院103会议室举行,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山东大学兼职教授沈继奔汇报了题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探索与发展”的讲座。
沈继奔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的发展历程,他将其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4-1998年。在这一阶段,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功能被剥离,国开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代表承接了发改委的部分职能,主要通过金融手段指导经济建设,有力解决了当时我国对于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问题。第二个阶段是1998-2015年。这一阶段是国开行开发性金融的探索阶段,在这期间,国开行新一届党委提出了三步走战略:(1)解决长期债信问题;(2)搭建集团架构;(3)推动国开行立法,加强制度建设。第三个阶段是2015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国务院等政府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国开行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在监管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国开行政策支持,有力推动了国开行业务进一步拓展。
沈继奔教授指出,国开行的业务特征主要有三个,其一,国开行是我国中长期融资领域的主力银行,在支持中长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国开行是中国最大的债权银行,其2017年债券发行规模为15万亿;其三,国开行是中国最大的对外投资银行,截至2016年底,国开行国际业务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美元。
在介绍国开行发展历程及业务特征的基础上,沈继奔教授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两个方面切入,总结了开发性金融的制度与实践特征。一方面,从开发性金融的理论基础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而,在经济实践中,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往往会对市场进行干预,但这一看得见的手也可能会造成金融体制扭曲,进而降低资本配置效率。此背景下,如何在避免政府失灵的同时,发挥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讨论为开发性金融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从开发性金融的现实需求角度看,计划经济导致我国市场机制发育不足,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现实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往往不会进入到基础设施等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开发性金融这一半市场化的金融方式引导资金进入这些领域,以实现国家的战略需求。
沈继奔教授接着指出,我国开发性金融主要包括以下特征:(1)开发性金融是针对体制落后与市场失灵的一种金融形式,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国家竞争力,主要体现了政府意志;(2)开发性金融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主要通过培育积极健康的市场主体实现政府目标;(3)开发性金融体现了国家信用,通过组织征信来提升全社会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以此来防控金融风险;(4)加强法律、会计、支付等微观领域的制度建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5)将中长期大额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优势相结合,引导社会资金流向;(6)应对中长期大额风险,平滑经济周期,弥补体制缺损;(7)将政府机构债券与金融市场管理相结合,通过政府组织征信强化资产管理;(8)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进行市场孵化,最后通过资本市场出口退出;(9)建立民主化的治理结构,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社会化。
最后,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沈继奔教授介绍了国开行接下来的重点业务领域:(1)服务实体经济,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精准扶贫等;(2)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进行产业布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成果转化能力;(3)开拓国际业务,支持“一带一路”建设;(4)改善民生,在医疗、养老、保险、健康等方面发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发展绿色金融。
在互动交流环节,沈继奔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充分讨论。有观众就政府补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出问题,对此,沈继奔教授指出,在短期内通过政策性金融对某些行业进行补贴是必要的,在长期则需要发挥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金融的协调作用。除此以外,沈继奔教授还就中美贸易摩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问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