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契约、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研讨会(四):技术创新、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7-10-19 19:06:08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龚远姮)10月18日下午,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契约、组织与制度经济学系列研讨会(四)在经济学院402会议室举行。我院博士研究生盛长文汇报了论文《技术创新、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

首先,盛长文指出技术进步研究现状的一些不足:(1)现有的单部门或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未考虑结构转变问题,即未考虑结构的增长效应(2)现有技术进步驱动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文献未深入考察部门层面的影响因素极其政策含义(3)现有研究技术进步外生假定——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只具有“水平效应”不具有“增长效应”。由此,他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具体问题在于构造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考察部门层面技术创新的结构效应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接着盛长文介绍了本文的模型处理。他参考了Ngaid&Samaniego(2011)建模方法,将Acemoglu(2006)的两部门增长模型拓展为多部门模型,设置了与Klenow(1996)类似的研发生产函数,并借鉴了其对研发活动的处理方式,即在不影响研究结论且能够简化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部分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形,此外,中间品研发企业的预期收益等于初始利润的部分值,而不是无限期年金的贴现值。

他表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在多部门内生增长框架下实现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融合,并重点考察了部门层面深层次因素的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丰富了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文献;二、两点新发现:(1)部门研发和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一致(相对Ngai&Samaniego,2011),且规模因素不起作用(相对Krusell,1998)(2)资本产出弹性相同的情况下,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不同,经济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性劳动投入比例的变化率共同决定(相对Ngai&Pissarides,2007,陈体标,2008等);三、就技术机会参数和独占性参数的平衡变化与非平衡变化对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实验,更直观地理解模型结论的内涵和影响效果。

接下来,他详细介绍了研究的具体论证方法及过程。构建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静态均衡下结构转变的因素、机理、条件和方向,动态均衡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运用仿真实验说明技术进步因素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影响效果。

他总结了本论文的几点发现与结论:一、部门研发强度与技术进步均取决于技术机会参数和独占性参数,而市场规模参数不起作用;二、部门的技术机会参数和独占性参数的异质性、内生性决定了部门层面的技术进步率,而部门的均衡技术进步率通过“价格效应”引起部门结构转变,在转移动态过程中,就业比重,资本比重和产值比重度量的结构转变指标符合“库兹涅茨事实”即使在保持资本产出弹性相等的情况下,就业比重与产值比重也存在差异;三、总量经济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性劳动投入比例的变化共同决定,在转移动态过程中,结构转变效应使得总量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在渐进均衡中,总量经济增长率趋于稳态,拟合了“卡尔多事实”;四、数值仿真实验表明部门层面的深层因素平衡变化与非平衡变化不影响结构转变和总量经济增长的趋势,但影响两者的绝对水平值和转移速度。

最后,盛长文还客观的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其潜在拓展方向,为以后的研究指明了具体方向。他表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研究:在分析技术机会假说、独占性假说的所有情形的影响,以及基于经验数据的重要性分析;技术机会、独占性差异自身的可能来源于原因;在本文框架下考察更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