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康瑾)6月11日上午,第一届中国开放与发展论坛在经济学院106举行。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陆毅汇报了其工作论文“Misaligned Administrative Borders”。
陆毅教授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制度背景,他指出,历史上我国的行政区划并不是完全根据地理因素进行划分。这是因为在中央集权的制度环境下,中央政府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势力过大无法遏制,会通过行政划分的方式,将同一流域或是具有同一语言属性的地区划分到另外一个省,以此来达到省份之间相互制衡的目的。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在明清时期基本确定的行政划分方式,另一种是根据流域或是方言确定的划分方式。陆毅教授将这两种划分方式得到的地图进行比较,发现对于一些地区而言,两种划分方式得到的结果相同,他将这些地区称为“aligned”地区,而对于另一些区域而言,两种划分划分方式得到的结果不同,称为“misaligned”地区。
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背景下,地区间资源分配主要由中央政府决定,因此“aligned”地区和“misaligned”地区之间的资源分配差异并不大。但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此后,地方政府分配资源的权利大大加强。此时,相对于““aligned”地区而言,地方政府不愿意将资源分配到“misaligned”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发展并不能直接促进本省经济增长,最终导致这两种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表现出差异。
陆毅教授采用1985-1995年中国县一级层面数据,采用两种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识别。其中一种是双重差分方法(DID),他将“misaligned”地区设定为实验组,将“aligned”地区设定为对照组;将1992年之后时期设定为事件后时期,将1992年之前的时期设定为事件前时期,然后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是否在事件前后发生变化。另一种方法是边界断点方法(BD),考察边界两侧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是否表现出差异。陆毅教授运用卫星灯光数据、FDI数据以及用电量等多种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aligned”地区而言,“misaligned”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好。陆毅教授最后也指出,这篇论文仍然在修改,他正在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验证本文“地区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差异”这一作用机制。
陆毅,1999年获得复旦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2007年获得香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加入清华经管学院前,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终身副教授。陆毅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在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Applied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和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等国际一流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