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2017年春季第八次宏观研讨班:Peer Effects and Social Network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7-05-27 11:11:48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黄轲)5月25日晚7点30分,经济学院2017年第八次宏观研讨班于经济学院402会议室举行,我院教师徐长生、范红忠、易鸣、魏杰参加研讨,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博士生邹建文汇报了几篇有关peer effect的文献。

Peer effect,即同群效应,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市场选择时,其并非单独面对一个市场来做出自己的最优化决策,而是受到周围同样地位人群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的行为和行为结果发生变化。它在经济学上的意义是扩充了经典经济理论,在考虑个体与市场之间的对应互动关系之外加入了“同群者”的影响;而在现实层面,这项理论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也因此引起了西方经济学家们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争论。

邹建文首先讲解了文献《Peer Effects and Social Networks in Education》,文章建立了一个包含peer effect和social network的结构模型,并定义了Katz–Bonacich网络中心性以解出模型的纳什均衡。作者接下来应用The Add Health 数据库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在控制了可观察的个体特征和不可观察的网络因素后,Katz–Bonacich中心性一个标准差的上升导致了学生教育表现一个标准差超过7%的上升。

《Peer Effects in Program Participation》则采用了自然实验的方法对peer effect进行识别。为促进男女平等,挪威在1993年4月1日通过了一项关于新生婴儿父亲的带薪陪产假改革,基于这个自然实验,作者采用断点回归的研究设计,来检验兄弟网络以及同事网络中的peer effect。研究结果发现,如果网络中的父亲修了陪产假,那么他的同事和兄弟休产假的概率要比没有修陪产假父亲的同事和兄弟分别高3.5和4.7个百分点。

最后,邹建文介绍了一篇中文文献《肥胖会传染吗?》。文章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追踪调查数据,以社区为网络,实证分析我国成年人肥胖的传染性问题。在控制了个体及社区层面影响BMI值的因素后,作者发现社区其他人的平均BMI值对个体BMI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即肥胖具有传染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