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术观点

经济学院发展经济学研讨会2024年第5期(总第104期)顺利举办

文章来源: 发表时间:2024-03-26 17:07:43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詹巧旭)3月22日下午,发展经济学研讨会2024年第5期(总第104期)在经济学院405会议室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方胜副教授与经济学院师生分享了题为《国退民进:来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转型的证据》的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钱雪松、学院教师杜立、郑冯忆、赖烽辉等以及众多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参与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由杜立主持,由钱雪松作总结发言。

讲座首先由一个直觉性观点引入分享主题,即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后,伴随着部分国有企业减员和破产,民营经济占比逐渐提高,营造出“国退民进”的现象。但实际数据显示,经历过国企改革的国有经济不但没有呈现衰退的趋势,反而逐年上升,占据最大的国民经济比重。这一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扩张的现象与“国退民进”的认知相悖,既然国有经济并未彻底退出市场,民营经济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

讲座中指出,问题答案可能在于集体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差异化转型。上世纪90年代改革前,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同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集体经济甚至比国有经济占比更。在改革中,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虽然都经历了雇员数量和企业数量减少的过程,但由于国有企业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战略支持和更大的规模增长。据研究数据显示,国有企业减员、减量和增产的现象在行业和地区层面均普遍存在。反观集体经济,由于战略定位与国有经济不同,以轻工业为主的集体经济逐渐退出了市场,这一部分市场成为了后来民营经济飞速增长的舞台。

该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并非是国有企业改造直接结果,相比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集体企业的退出与民营经济的增长相关性更强。同时,研究中指出,直接因为下岗或失业而创业的比重较低,这说明这段时间推动民营经济增长的创业行为更多由机会驱动,而非被迫创业。

在研讨过程中,经济学院师生就变量选取、地区差异、服务业细分检验等方面进行提问,并与主讲人就该研究对当下国企改革的启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方胜,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供职于北师大珠海校区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毕业于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研究领域为公司金融、发展经济学。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World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Financ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曾任世界银行短期顾问、国家自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