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范乐怡)第八届全国经济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平行论坛(一)第5组论文研讨于6月18日下午15:30在线上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子泰同学、湘潭大学的邓紫琪同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赵燕齐同学、山东师范大学的王函同学和北京大学的刘雅玄同学分别就其论文作了精彩汇报,本场点评嘉宾为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
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子泰,他的论文题目是《救助预期,政治激励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打破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双重兜底的救助预期是化解地方隐性债务、控制系统性风险的关键。通过构建隐性担保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地方政府救助预期与隐性债务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滞后模型开展实证分析。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三点:一是晋升政治激励、成本自担份额与中央救助倾向是影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二是公共服务责任与地区政治属性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谋求救助的倾向;三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需要从应对纵向失衡、保障横向均衡和确保财政稳健三个角度入手施政。
报告完毕后,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分别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蔡必卿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论文模型中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的区分在哪里,王子泰同学表示理论模型中未做区分,是因为政府隐性债务和显性债务的决策逻辑是一致的,而在实证模型部分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数据;二是模型部分的约束要写清;三是讨论了救助预期的衡量方式。随后,陈茜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可以从隐性债务的特点出发,对隐性债务做出相关解释,比如有些隐性债务具有或有性质,这是否会激发投机心理:二是考虑救助的历史是否影响预期,可以做拓展讨论。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湘潭大学的邓紫琪,她的论文题目是《中国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格局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科学测度中国共同富裕总体格局,系统分析其动态演变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相对薄弱环节,是因地制宜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前提。这篇文章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厘清共同富裕的权利逻辑,通过虚拟最劣解TOPSIS、灰色关联度的动态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和测算中国共同富裕指数,并运用动态核密度估计、联合密度分布图考察共同富裕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主要有三点,一是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权利子系统配置不平衡,保障权配置相对滞后,各省份之间收入权、保障权子系统差距较大;二是全国整体及各地区共同富裕指数逐年提升,但各省份之间差距较大,其中东部省份具有活力,中部缺乏活力,西部正在形成向东、中部追赶的态势;三是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程度均呈现“高—高”“低—低”的空间聚集模式,且本省共同富裕滞后指数与邻省指数正相关,存在“先富带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
报告完毕后,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分别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蔡必卿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衡量共同富裕时提出的综合化指标,是否需要进行正则化处理,归一化处理后每个省的收入如何处理,“共同”是一个平均的指标,“富裕”是一个绝对的指标,如何将其统一起来;二是空间概率密度图里和邻省做比较,当有多个邻省如何处理,使用空间滞后模型考虑共同富裕的溢出效应会更加直观。随后,陈茜老师指出指标体系中参与权子系统可能需要再斟酌,一是劳动就业方面,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是大家都有权利参与到劳动中来,但本文指标体系是为了衡量共同富裕,如果换成衡量大家是否都有权利参与到能达到共同富裕标准的行业中来可能会更加相关;二是物质资本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如果换成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会更加具有相关性。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赵燕齐,她的论文题目是《Housing Networks in Urban China: A Panel VAR Model with Bayesian Stochastic Search》。这篇论文分析了通过城市间信息溢出建立的中国城市住房网络。与传统的基于均值的方法或任意施加的限制不同,这篇论文使用带有贝叶斯随机搜索的面板VAR模型,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识别溢出效应。从收益和波动的角度绘制住房溢出路径,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衡量时变溢出幅度。研究结果表明,住房溢出效应不仅存在于各城市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层级内,且后者的溢出效应大于前者。尽管有共同的模式,住房网络在不同的城市群也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报告完毕后,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分别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蔡必卿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如何解释模型使用的是基于均值的模型,但研究并非基于均值;二是如何解释模型没有常数项;三是使用了Cholesky分解,约束了城市影响的先后顺序,排序需要注意。随后,陈茜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为什么做两个城市群而不是直接做区域,建议再做一个分区域的,使研究更加全面;二是文中考虑了城市级别的影响,是否考虑了城市距离之间的影响,可以尝试在脉冲响应部分加入。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山东师范大学的王函,她的论文题目是《中欧班列开通提升了城市出口竞争力吗?》。中欧班列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交通设施。这篇论文基于2005—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市数据,利用多期DID模型,以出口竞争力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欧班列开通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有效提高了城市出口竞争力,该结论在接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此外,创新、金融发展、贸易开放是中欧班列作用于城市出口竞争力的三条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中欧班列对城市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在中西部区域和中心城市更加明显,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联动更能深化中欧班列的经济效应。拓展性分析显示,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表现出发展的可持续性,基于发送量和回程比率考虑,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城市合作和铁海联运的新趋势也有助于中欧班列经济效应的发挥。以上结论表明中欧班列开通可助力城市出口竞争力提高,加速建设新时代贸易强国。
报告完毕后,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分别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蔡必卿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做DID使用的政策可以是内生的,政策外生性并不是DID的前提;二是模型中变量定义存在问题。随后,陈茜老师提出机制部分需要加强解释,可以找一些更加直接的机制。
第五位报告人是来北京大学的刘雅玄,她的论文题目是《COVID-19 Pandemic and Labor Market Disparities Between Gender: Evidence from Employees' Tracking Survey of China in 2020》。这篇论文基于从业人员个体追踪调查,全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2020年至今新冠疫情的暴发,不仅威胁了人们的健康、对经济带来冲击,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特别是社交距离、封城等疫情防控措施,使得疫情期间大量的社会生产活动转由家庭承担,比如原本可以购买的家政服务减少;对于有子女的家庭来说,学校、育儿机构停业导致育儿负担大幅度增加。这些无形中增加的家庭生产活动,在家庭内部产生了男女之间的较量和制衡。这篇论文使用有代表性的追踪数据对性别差异在疫情外生冲击下的变化进行系统性分析;由于收集了个体及配偶在工作和生活多个维度的数据,可以深入探讨性别差距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机制,并分析家庭分工和配偶对比的动态变化情况。论文主要有五点研究发现,一是与男性劳动者相比,女性劳动者在复工可能性、工作时长和收入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二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随着疫情后经济复苏而扩大;三是已婚女性,特别是有学龄前子女的女性劳动者,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面临的失业风险更大;四是在家庭分工中,妻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家庭活动(如照顾孩子、做家务)上,较少参与社会活动;五是女性的心理健康程度持续不如男性,其中工作状态、时间分配和社交参与程度是造成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的重要渠道。
报告完毕后,蔡必卿老师和陈茜老师分别对这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蔡必卿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和建议,一是建议通过机制去进一步验证女性因为投入家庭而选择放弃就业,验证不同封控程度的城市之间在这方面是否有差异;二是计量模型设定部分固定效应的处理问题。随后,陈茜老师一是讨论了样本偏误问题,没有继续参加追踪调查的样本行业分布是否存在某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