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郑冯忆)2020年6月5日下午16点,经济学院2020年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十)在腾讯视频会议系统上召开。来自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的陈进博士研究生做了题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区域配置的影响机制与优化路径——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的报告,经济学院张建华教授、王健副教授、部分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参加会议。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地方投资建设的大发展,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体的政府债务不断膨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备受关注。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膨胀的普遍看法包含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权责不对等;晋升竞标赛;公共池资源;预算软约束;政策性负担;经济周期和中央政府推动。然而,现有理论知识解释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整体膨胀的原因。那么,在同样的宏观制度环境下,是什么导致了地区债务负担的差异性和债务配置的不均衡?
文章应用融资约束理论,拓展了融资约束概念,重点研究了两个层面的融资约束及其对政府债务配置的影响:一是从中央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和政绩考核层面,分析了地方政府面临的政策型融资约束,并通过逆向选择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配置产生的影响;二是从社会融资条件和融资结构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面临的权益性融资约束,并通过债务替代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配置产生的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两个命题,命题1:基于权益融资约束下的债务替代机制,民营经济活力不足、财政实力弱的地区,政府债务配置相对较多,并且这些地区的逆回报率配置状况更为严重。命题2:基于政策融资约束下的逆向选择机制,城镇建设落后、投资发展压力大的地区,政府债务配置相对较多,并且这些地区的逆回报率配置状况更为严重。
在稳健性检验方面,采用相关替代指标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一、以政府投资回报率(GDP/地方政府投资)替代投资回报率指标进行检验,除了部分指标的显著性发生了变化外,基本结论与前述分析一致。二、以财政缺口指标替代政府投资比重,衡量地方政府面临的权益融资约束;财政缺口大小能够有效反映地方财源实力,也可以衡量地方政府内源融资的能力,基本结论与前述分析一致。三、以人均社会资本存量指标替代城镇化压力指标,分析地方政府面临的政策融资约束,基本结论与前述分析—致。最后,文章指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一)硬化政策融资约束,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需求。(二)缓解权益融资约束,畅通地方政府权益融资渠道。(三)加强区域债务协同,有限转移地方政府债务需求。
报告结束后,在场教师及学生对文章贡献与创新、数据的获得性、理论机制的完善、实证阶段的丰富、关键概念的解释等方面展开了丰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