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工作

党旗领航

探访扶贫足迹,难忘龙岗记忆----记我院党员先锋实践队南宁暑期调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7-07-26 22:44:57点击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朱文博 郑冯忆)为深入了解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成效,引导研究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国情、民情,发挥研究生专业特长,不断加强实践育人成效,7月13日起,我院党委书记江洪洋、党委副书记崔金涛带领学生党员先锋实践队赴广西龙岗村开展为期一周的产业扶贫调研活动。队员们在实践过程中参加了广西市民政局举办的产业扶贫交流会,参观了广西规划馆,慰问了龙岗村孤寡老人、老党员,走访听取了村民们的意见建议,倾听了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所难,全面了解了龙岗村的产业扶贫情况。

初至南宁,了解扶贫

7月14日上午,队员们参加由市民政局召开的产业扶贫调研工作座谈会。南宁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甘向和,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申广富,龙岗村第一书记蓝勇平,我院党委副书记崔金涛,彭斌老师出席座谈会。会上,队员们对南宁以及龙岗村产业扶贫的各方面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7月14日下午,队员们参观了广西规划馆,了解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历史变革以及近期的规划情况。

队员们认真观看了广西“十二五”成就墙,了解到“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实现了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等多个目标。

7月15日,队员们从南宁市出发,经过三个经过的车程顺利到达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民委员会。队员们参观了村委会内张贴的有关扶贫情况的海报以及村史陈列室。

产业引领,攻坚克难

作为龙岗村产业扶贫重要的载体,合作社主要由政府、企业、产业带头人、村民四部分构成,只有这四方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为产业扶贫服务,推动产业扶贫取得成效。目前,龙岗村正在依靠龙盛合作发养牛产业,致力于更好地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

7月15日下午,队员们在龙岗村第一书记蓝勇平的带领下参观由龙盛合作社建立的养牛场。

蓝书记通过在地上画产业结构图的方式为队员们详细介绍合作社的运营模式。

不忘初心,创业维艰

在龙岗村,有这样一群劳动人民,他们没有在蜿蜒的山路中迷失了脱贫的梦想,没有被广袤的高山禁锢住创新的思想。他们手心向下,用勤劳的双手在荒芜的土地上开疆拓土,改变了贫穷的命运,潘经理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队员们到潘经理创建的马山县加方乡民丰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参观。该合作社是南宁市民政局精准扶贫种养殖一体化基地,由个体户自发组成,经营范围以养猪和各类蔬果种植为主。

百转千回,深入一线

从7月16日开始,队员们先后走访了包括拉友屯、江旁屯、排果屯、地平屯在内的二十多个屯,通过上门走访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倾听了村民们的心声,走访足迹遍布整个龙岗村。

在地平屯,这个30岁的小伙子是家中5口人中唯一的年轻人,因需要照料家中老人和耕地,常年在南宁做短工。在调研到对教育的看法之时,他结合自身经历非常无奈地告诉同学们,教育固然重要,但如果没解决道路交通等其他基础设施,孩子们的教育就会有后顾之忧,这样的教育是很难做到长久的,所以解决道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

在上那屯,大叔虽然家庭贫穷,却非常希望利用自己的力量脱贫。他希望可以利用山地资源养黑山羊,但是由于资金缺乏,这份想法没能实现。

地平屯56岁的唐育华因为年少工作时双目失明已经丧失劳动力,却没有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他告诉调研的同学,虽然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是每天会听中央新闻,了解国家发展的宏观情况和国外的形势。

在江旁屯,队员们遇见一位老奶奶,她已经108岁高龄,但是仍在田间干活,身体十分硬朗。

这户居民的房子现已经是危房,下雨时房子里面到处都是水。为了使他们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村委会为他们提供了2万元的补助用于搭建新房。在访谈过程中,他们多次对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

这户家庭位于排果屯最偏远、最难走的地方,队员们走了半个小时陡峭的山石路才到达他们的家中。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这户家庭由于地理位置太过偏远,政府准备对其进行搬迁。谈起搬迁,他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都非常希望尽快搬迁,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心系学子,送“智”龙岗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员们与龙岗村优秀学生代表交流了学习经验,为他们解答了疑惑的问题,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在将来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

真情慰问,传递温暖

7月18日,实践队员们一起慰问了村中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党员,与他亲切地聊起家常。在了解到他因为疾病而需要长期服药时,队员们鼓励他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衷心地祝福他早日康复。

践行真知,感悟成长

一周的实践很快结束,队员们用文字记录感悟:

刘晓翠:从与南宁市民政局座谈了解南宁市总体贫困和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到参观龙岗村养牛场和养猪场了解产业扶贫的进展,再到深入农户具体了解每一户村民的困难和建议。7天的调研绝不是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我们所见所闻将常存于心,砥砺自己。

丁海:七天南宁龙岗村的调研,让我们可以走出象牙塔,近距离地去感受这片贫瘠土地上的温度,阅读这里人的不幸和幸运,大山阻隔,资源禀赋匮乏是地利上的不幸,但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深入基层,精准扶贫,以及当地人的淳朴和善良,又是人和上的幸运。我们坚信,人和终将战胜地不利,龙岗会更美好。

殷维:经过这几天的调研,心中感慨万千。从初到时的陌生感直至最后离别时心中的难舍之情,经历的种种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们感慨于龙岗村的清新美丽,感动于乡亲们的纯朴热情,感谢村干部的细心招待,更学会了感恩现在的生活。在对群众进行走访调研时,我感受到他们生活虽然贫困,但却也十分重视子女教育;条件尽管艰苦,仍然不失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这场调研活动让我更深入地认识了世界,了解了民生,同时也收获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他们的存在使这段旅途充满了欢声笑语以及满满的正能量。期待下一次仍能有类似的机会,让我们更多地为村民们送去温暖,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让贫困地区变得更加美好。

郑冯忆:初到绿城南宁,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华科校友会成员浓浓的热情;深入秀丽龙岗,使我们能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地区里进行实地接触与亲身考察;走访家家户户,让我们对居民的生活、工作乃至学习的困境有一个初步了解,对部分扶贫政策展开的效果以及产业扶贫的难度有最直接的体会。衷心感谢华科与南宁为八位学子创造的机会与平台!

田溥:在广西南宁马山县龙岗村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让我收获颇多,这里虽然山峰美景绮丽壮观,但在这样的资源禀赋下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收入甚微,若想办生态旅游业则又需要动用可观的资源,而且同样是喀斯特地貌,还面临桂林山水这样其他地区的竞争。因此,关键在于,产业扶贫要尊重市场规律。在龙岗村人口密度较低、自然条件严苛的情况下,长远来看办好年轻人的教育,提高其人力资本,鼓励他们走出大山或许是长久之道。

朱文博:通过一周的实践,我不仅看到了龙岗村原生态的美景,还目睹了龙岗为改变贫穷命运政民同心做出的努力。这个美丽的村庄仿佛有着心跳和呼吸,焕发着向上的活力。虽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有很多贫困户生活十分艰难,但是他们都对脱贫致富充满渴望,期待着越来越好的未来。我相信,有了政府的决心和村民们的信心,龙岗村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于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次产业扶贫调研,使我深入了解地处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现状,发现阻碍他们脱贫的一些因素,并看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一些贫困户生活状况的改善。通过同当地居民及年轻学子们谈心交流,看到了社会真实的一面,碰撞出了新的思想火花,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我们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刘影:感谢学院提供如此宝贵的实践机会,让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段珍贵的经历。经过这7天的社会实践,我领略到了龙岗村的美丽和蓬勃生机,感受到村民的热情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见证了座谈会上学子们谈论未来时的憧憬,体会到了村委会每一个人的责任感,享受着黄阿姨和梁老师最温情的接待。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永久激励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拥有的一切,努力学有所成,做一个有担当的“华中大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