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学生风采

【金融英才奖学金】耿雪晴:爱学习,爱挑战,爱公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7-01-01 17:42:15点击次数:

耿雪晴,经济统计1501班,大一学年加权排名位列专业第一,多门课程达到90分以上,并且获得校三好学生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刘瑢与刘大中姊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一系列荣誉。

热爱学习

耿雪晴是少数敢于直言喜欢学习的人,然而她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内知识,更在于平时的阅读。她说自己大学之后的阅读量增加许多,从入学看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杜拉拉升职记》到最近在看的心理学著作《少有人走的路》,“阅读不会占用你很多时间的,只要每天睡前半小时就足够了,”她阅读涉猎极广,包括了小说散文、文学名著、实用类等。

耿雪晴认为大学生活的意义不仅在于接触学生工作、参与各种社团和考各式各样的资格证,更是在于学习,因为学习本身就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

耿雪晴觉得在大学学习英语不能单纯依赖于老师,而是要主动学习。对于学英语,她认为要集中攻克各大类,比如:先花一个月时间背单词,第二个月主要刷阅读题,顺带巩固之前背的单词,下一个月练习听力,最后练习写作。一层一层推进英语学习,可以反复加强记忆,让知识像滚雪球一样积累。

耿雪晴平时喜欢去经济学院自习,说和一群同专业的人一起自习有一种找到同伴的感觉,比在东九自习要更加自在。她说自己高中的时候学习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但她后来发现这样极其没有效率。故而她现在套用《番茄工作法》里面的方法,制订了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即每隔25分钟就休息5分钟,在这休息的五分钟里面,可以发呆调整焦点亦可以回顾自己刚刚所学,这样就让自己对于学习的时间、效率等等有了足够的把控。

除了自习,耿雪晴也强调了课堂的重要性。她建议不要“埋头啃书”,而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因为老师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上课的时候,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学习该学科的一种思维模式,因此课堂专注听讲是十分重要的。

迎接挑战

耿雪晴说:“挑战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挑战往往意味着压力,同时也意味着进步的机会,因此我常常主动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

大一上学期耿雪晴加入经济学院辩论队。在经过漫长的查阅文献、写稿子准备辩论赛后,耿雪晴和她的队友取得了新生杯辩论赛季军和喻晓之巅辩论赛亚军的好成绩。耿雪晴在辩论队中是一辩,即承担了对论点的定义以及逻辑框架构建的重要职责。她说,“在辩论中最重要的是定义,并且由定义出发立论。”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带领班级参加“金融纵横”辩论赛中和研究生队伍对决的以“当今中国缩小贫富差距应带注重机会公平,还是结果公平?”为题目的那场辩论。尽管专业知识不及对方,但最后还是因为阐释清楚定义而绝地反击获得胜利。“我们当时激动的互相拥抱,”她说。

参加案例分析大赛也是她迈出舒适区的一大步。担任Dream Team队长的她,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写过论文的小白,从一开始的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研究往届的模板到渐渐摸索出分析方法,采取层次分析的数学模型,写出上万字的案例分析报告,从将近一百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步步从初赛走到复赛再到决赛并且最终获得季军的佳绩。她说,“最先是参考PEST分析和SWOT分析方法并且套用它参加了初赛,但后来发现用这个模式写出来的东西很空泛,因此在决赛的时候把思路改为最为直观也是逻辑性最明显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模式。”

经历众多挑战的耿雪晴决定下一步挑战数模比赛,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投身公益

耿雪晴在大一上学期担任班级资助助理,带领班级举办许多义工活动,如爱心卖报等。大一暑假,耿雪晴主动报名参加援之缘协会组织的支教活动,到贫困山区咸宁黄沙铺镇志愿支教三周,担任班主任并且授英语和历史课。支教期间,她住学生宿舍,自己做菜做饭。当地条件十分艰苦,正值酷暑却没有风扇,还时常停水。大一下的十一假期她再次回到那些孩子们身边,给他们带去明信片等小礼物,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耿雪晴认为支教的意义并不在于给他们知识,而是陪伴他们、给他们来自社会的关心,并且开拓他们的眼界、激励他们通过学习来走出贫穷。“希望以后当我有了更大的能力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她满怀希望的说。

不仅如此,她还是“互联网+”大赛的志愿者,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她表示,做大型活动的志愿者十分有意义,也希望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参加。

(记者:陈恺欣)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