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撰文人 吴亚婷)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古往今来,优秀的科学家,为真理,为人类进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自甘淡泊、不求闻达,充满着献身和牺牲精神,他们担负起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如此说来,科学精神是具有深刻人文含义的,体现着个人和社会的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要求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一般指实事求是、诚实、守信、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言行与思想一致。诚信这个在商界常被人提及的明词,最近这几年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学术界。学术诚信,是指科研工作者要实事求是、不欺骗、不弄虚作假,还要恪守科学价值准则、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美国学术诚信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Academic Integrity,CAI)将学术诚信定义为即使在逆境中仍坚持诚实、信任、公正、尊重和责任这五项根本的价值观。
一般来说,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1)抄袭、剽窃、倾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纂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伪造注释;(5)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6)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署名;(7)其他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这些行为本是个人价值观歪曲的体现,是某些科研工作者为了换取一时名利,违背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或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媚于世俗,热衷于炒作;更有甚者,丧失学术道德,抄袭剽窃。随着这些现象日益昌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开始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若论其目,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功能也不断地转变。18世纪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19世纪以后,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成为大学改革的方向。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上许多大学已不仅培养高级的科研和科研管理人才,进入科学研究的前沿、参与科学知识生产,而且与企业相结合,直接参与知识应用。
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等科学道德诸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有科学研究工作者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还有评价体系方面的原因等等。
个人方面,除了价值观存在问题,个人失去科学道德、丧失信仰,还可能是科研人员在学术规范的基本训练上不够,从而使得科研人员在有意无意中违反了科研诚信,做出了学术不端行为,如见他人材料上的文字或概念作为自己的发表、故意省略引用他人成果的事实、将同意研究成果提交给多个出版机构出版或提交给出版物发表、将本质上相同的研究成果改头换面发表、将基于同样数据集的研究成果以多篇作品出版或发表、在公开声明中故意包含不准确或会引起误解的信息等等。
体制和社会环境方面,急功近利、浮夸之风的消极现象在学术界盛行;学术机构、期刊单位、造假单位对造假行为的纵容和包庇;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时重数量轻质量、重显绩轻潜绩;科研诚信问题重视不够、缺乏广泛倡导宣传。
评价体系方面,评价周期太短。为了短期达到学术的轰动效应和急功近利思想的作怪,一项科研活动就要求在短期内出成果,出人才。学术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劳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往往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这就要求有一个相对自由、宽松、民主的学术评价氛围。目前,在一些学术评价体系中往往是对科研项目一年一个考核,半年一个评估,有些甚至是三个月或者半年一个考核。这使得有些学者不得不为考核费尽心机,拼凑文章、胡编乱造,弄虚作假,这无形中滋长了浮躁的学风和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研究工作来进行学习的学生。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在读研究生,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生力军,我国科技的创新、发展、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应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与提高我们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崇尚科学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有学术诚信的践行者和有良好诚信科研风气的维护者是我们每位研究生应尽的职责。要争做遵守和旅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