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郑冯忆)12月21日(周五)下午14:00,经济学院2018年第六十四次学术讲座在经济学院103教室顺利举行,来自美国克拉克大学的张俊富教授作了题为“Subways and Road Congestion”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青年教师方晶主持,吸引了数位经济学院教授、青年教师和博士生的参与。
讲座围绕主题介绍、背景研究、数据来源、模型分析、论文总结五个方面展开。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有车族数量的激增,道路拥堵已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城市中的一个严峻问题。据数据统计,在芝加哥,人们日常上班过程中所耗用的出行时间长达31分钟,在中国北京则长达56分钟。当下,该问题主要采用修建地铁(城市快速交通系统)线路的方法进行解决。全球已有大约200个城市拥有地铁系统,大部分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地铁事业近年来也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中国仅在4个城市中建有地铁线路,总长不超过200km;而截至2018年,已有34个城市建设地铁线路,总长超过5000km。然而地铁的建设也具有昂贵的特质,北京每千米的地铁建设将耗费9200万美元,每条线路需被政府补贴一半的费用。
地铁线路的开通确实能将众多路面行程转移至地下,可日渐宽广的道路是否又会促使更多的有车族选择驾车出行?公路拥堵的基本定律表明,道路容纳能力的提高实际上并不能减轻路面的拥堵程度(Downs,1962,2000)。Duranton与Turner(2011)也通过研究发现此基本定律符合美国的高速公路网络与城市道路网络,公共交通的建设并不能缓解路面拥堵。那么中国所建设的地铁线路是否能减缓目前的道路拥堵问题呢?其所造成的社会收益又是否能超过成本呢?
文章使用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中国25个城市中新设立的45条地铁线路(38条全新地铁线路与7条延伸地铁线路)作为处理组,以及对应样本时期中未开通地铁线路的17个中国城市作为对照组进行DID研究。通过中国顶尖数字地图提供商(百度地图)来收集与处理道路运行速度大数据,并使用中国北京市的地铁线路进行地铁建设政策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张俊富教授还通过众多精彩的图表展示各项数据成果,如中国地铁的建设数量、运行速度、福利效应等。
最后,张俊富教授简要解读了本文的研究结论:(1)新地铁线路的开通可迅速提高附近地面的通行速度,此效用可维持近一年时间。(2)地面通行速度因距离地铁线路的远近而不同,越靠近地铁线路的道路,通行速度越快。(3)通过缓解地面拥堵所带来的福利外部性,往往小于由于政府在地铁建设中的补贴所带来福利的损失。(4)如需进一步确定地铁建设的福利效应,以及进一步丰富本故事,还需要进行不同交通模式的研究。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的侯维忠教授就当下居民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现状,提出可进行地铁建设对环境、空气产生正外部性、正面效应的研究。彭斌老师则结合中国其他城市地铁的运行现状,提出本文研究对象的异质性与不平等问题。众多博士则进一步咨询文章实证模型的细节问题,张俊富教授则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张俊富教授毕业于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经济系,目前任教于美国克拉克大学,在此之前,曾担任过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与留美经济学会理事(2012-2013)。张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已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等学术期刊中发表了大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