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经济学院召开2014年终总结大会暨院行政班子换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表时间:2015-01-30 09:34:38点击次数:

1月29日,我院召开教职工大会,院党总支书记邓华和主持会议并宣读了校党委关于经济学院新任行政班子的决定,张建华担任游艇会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主持工作)、欧阳红兵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因任期届满,徐长生教授不再担任院长职务、唐齐鸣教授、刘海云教授不再担任副院长职务。

会上,张建华作了题为《继往开来、争创一流》的任职讲话。张建华饱含深情的回顾了33年前来到原华中工学院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以及亲身见证、经历和参与我校经济学科近29年的建设发展历史。张建华诚挚感谢学校党委和行政的信任,衷心感谢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表示将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负重托。他说,学院过去在张培刚、林少宫等老一辈教授的指引下,在历届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倾心工作下, 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壮大,经历了艰难而卓越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5年中,在上任行政班子带领下,在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下,我院已具备完整的经济学科体系、较浓厚的学术氛围、较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 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全国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中保持领先,部分学科领域已经跻身全国前列。这为今后学院进一步迈向一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建华代表新任院行政班子对将来的学院工作谈了三点认识:一是珍惜与传承、二是追求与奋斗、三是开拓与创新。他表示,为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经济学院,新任行政班子将在理念与管理上向国际一流学院看齐,“愿景比管控更重要,信念比指标更重要,团队比个人更重要”,学院今后将以互融互通、开放共享的理念, 为教师、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他表示新任行政班子将实施学科强壮战略、师资优化战略、英才培养战略、科研提升战略、办学保障战略5大战略举措。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为重点,汇聚一流学者和团队;以培养和引进学术领军人物为主导,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不断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以一流学科为依托,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支撑能力建设、学院文化建设以及筹资增收工程等多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张建华表示,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下,他将与院党政班子一道,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勤奋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群策群力,广开思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承载着华中大经院的梦想和希望,乘风破浪,续写新的辉煌。

会上,院党总支书记邓华和、党总支副书记刘雅然分别做年终述职,院各二级单位经济系、金融系、国贸系、学生工作组、院办分别做院二级单位年终总结。邓华和宣布了院党政联席会决定,聘宋德勇教授为经济学院院长助理,聘钱雪松为经济系主任,姚遂、李卫兵任经济系副主任;聘简志宏任金融系主任,孔东民、左月华任金融系副主任;聘范红忠任国贸系主任,许小平、方晶任国贸系副主任。

附:张建华发言

继往开来、争创一流

张建华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大家好!

33年前我刚好17岁,从农村来到了大城市,来到华中工学院求学,四年后从计算机系毕业,留校来到当时的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工作。从此,我一直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立"到"不惑", 见证、经历和参与了我校经济学科近29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即将进入"知天命"之际,有幸受命主持经济学院行政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学校党委和行政对我的信任,衷心感谢经济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对我的支持!

众所周知,我们学院在过去的发展中,在张培刚、林少宫等老一辈教授的指引下,在历届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和倾心工作下, 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壮大,经历了艰难而卓越的发展。特别是最近15年中,在历任书记邓世兰、祝欣和邓华和领导和支持下,在徐长生院长、唐齐鸣副院长、刘海云副院长组成的行政班子带领下,通过各位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已具备完整的经济学科体系、较浓厚的学术氛围、较优良的工作环境和一流的硬件设施,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办学风格,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全国以理工为主的大学中保持领先,部分学科领域已经跻身全国前列。这些无疑为今后学院进一步迈向一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我代表新一届行政班子向各位前任院领导和即将离任的各位系主任方齐云老师、李昭华老师、易江老师、田映华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继任者,我深知自己的知识、阅历、经验和能力与组织和大家的期望可能还有差距,今后我和新班子将秉承校训精神,传承学院良好的办学传统,不遗余力,竭诚奉献,不辜负全院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上级领导的殷切期望。借此机会,我愿与大家就今后的学院工作谈三点认识:

第一点是珍惜与传承。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我校经济学科的发展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几乎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庆幸赶上了这个时代。众所周知,在中国一个只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学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相当不易的。正是在众多领导和前辈精心呵护下,在各位师生努力下,我院才赢得了今天的发展成就,创造了极好的发展平台。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珍惜我校正在创建的一流大学的综合发展平台,同时,需要传承前辈为我们指明的学术方向与树立的旗帜。我们十分庆幸有了两位学术大师的引领,为我们指明了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学科方向:发展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今后,我们学院要向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方向发展,应该继续保持传统,注重发展经济学与数量经济学的长远结合,并以中国经济问题为融合点,继续发扬光大,力争为中国经济崛起和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才智。

第二点是追求与奋斗。为了配合华中科技大学实现研究型、综合性、开放式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经济学科自身实际,我们的使命与愿景:追求卓越、争创一流。即经过若干年努力, 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经济学院, 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保持卓越水平。总体发展方针是“重交叉、创特色、争一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始终坚守经世济民的社会责任,始终坚持严谨求实的教风学风,立足建设一流学科,坚持特色发展之路,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兴学科领域,前瞻并服务于国家的重大需求,重点突破特色领域,形成具有华中科技大学风格的经济学科体系,全面提升经济学院的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同行相比,我们的历史毕竟还太短,我们还是“发展中”的年轻学院,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差距。相比一流大学经济学科,我们的积淀较少,学科规模较小,整体实力尚不强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相比,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学科整合、资源获取与配置等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改革,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科研平台的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及配套制度建设有待加强,急需拓展办学经费的渠道和来源。面对新一轮改革和发展浪潮,各校将呈现激烈竞争,优胜劣汰,重排座次的态势。我院尽管具备较好的基础和前景,但是发展面临许多不利因素,能够获得的外部资源仍然有限,而自身积累的能力也不容乐观,上水平与创收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秉承老一辈学者的求真务实、低调奋发的精神,踏踏实实,不断进取,努力向世界一流学院方向迈进。

第三点是开拓与创新。为将我院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经济学院,我衷心期望在理念与管理上向国际一流学院看齐,“愿景比管控更重要,信念比指标更重要,团队比个人更重要”,用互联网思维,以互融互通、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教师、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我们的工作思路与路径是: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平台为重点,汇聚一流学者和团队;以培养和引进学术领军人物为主导,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不断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以一流学科为依托,广泛开展国际国内合作,开展高水平学术活动,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与此同时,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支撑能力建设、学院文化建设以及筹资增收工程等多个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包括五大战略举措:

1.学科强壮战略:固本强基、抓大促新,形成特色突出充满活力、较为完善的经济学科群。加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等现有学科领域建设。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关注国家重大战略与需求研究,关注新科技革命动向,结合学校战略性新兴技术催生的学科发展,大力加强应用交叉经济学科建设。大力推进“走出去”的战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以教育教学为基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足鼎立、相互促进。创新体制机制,理顺各种关系,完善学院学术治理结构和管理构架,构建有效的高水平学术平台。

2.师资优化战略: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师资团队。坚持“国际化视野,本土化导向”的基本原则,提升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国际学术交往能力和中国特色本土问题的求索能力。遵循引进一批、培养一批的团队建设原则。充分发挥博士后流动站的作用,大力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继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注重与现有师资加速培养有机结合,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合作交流,改善年龄结构,形成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学术团队。建设若干支优秀师资团队,设置讲席教授流动岗位,短期聘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前来讲学、培养博士生或从事合作研究工作。

3.英才培养战略: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行动计划。重视拔尖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总结和提升经济学实验班、启明实验班的办学经验,提升培养质量。制定先进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推进教学的国际化、数字化、数量化、应用化。推广优秀本科生导师制,选送最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生到国外一流大学读博等,吸引国外优秀学生来校学习,提升国际影响力。继续推进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建设一流的系列教材,探索本科生--博士研究生一体化培育模式,改进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的奖学金资助模式,大力推行硕博连读的培养模式;重视课程项目,加强国际化培养、公派留学、国际合作培养工作。进一步发挥张培刚优秀学位论文奖、麦克法登-林少宫奖学金的引领作用,提升优秀博士生培养质量。

4、科研提升战略:坚持学术“顶天立地、质量并重”,产出卓越的科研成果。支持学院教师积极向国内外基金、各级政府机构及企业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和项目,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政府部门各类咨询工作。大力开展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及职能部门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团队”协同攻关科研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充满活力的务实和开放性的科研机制;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奖励力度。进一步研究国际高水平论文引导政策,全力支持和奖励高水平论著发表,多出精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术阵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5.办学保障战略:积极开源增收,全面改善基础条件,切实提升办学实力和保障基础。遵循现代教育发展规律,严格遵守大学章程,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关爱学生”的办学风尚,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院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工会、教代会、学代会、校友会和各类教育基金会(特别是学校教育基金会、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林少宫-迈克法登奖学金等)在学院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并完善合理有效的院系管理架构和治理体系。探索与政府相关部门、国内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结盟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行双边与多边合作,倡导国内外学术机构学术结盟。建立与完善数据资料中心,重视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经济学实验室和网络服务平台建设。联合依托各地校友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提升水平,扩大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培植学术资源和社会资源,发掘更多创收方式。制定和完善奖励办法,鼓励大家争取各种财源,通过每一个人的智慧,积极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拓展各类人才培养渠道,谋求更多国际合作,积极拓展办学收入来源,大力增加办学经费收入,切实增进创收水平。进一步关心和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员工收入稳步增长。建立“感情温暖人、待遇挽留人、事业吸引人”的机制和发展氛围。

老师们,我深知我们这一代人将扮演的承前启后的历史角色。在以后的岁月里,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力支持下,我将与党政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协作,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勤奋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群策群力,广开思路,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期望,我们经济学院承载着梦想和希望,乘风破浪,续写新的辉煌!祝愿各位老师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幸福快乐!

谢谢各位!

微信公众号